我這個人書讀得很雜,不過也不是說任何書我都會讀,而是說我看的類型很多,但是有些實在是不知所云的書我就不會想看了。其實我書看的種類大部分是歷史類,再來的話就是奇幻小說、科普讀物、輕小說跟一些超級沉悶的書籍,可是沉悶的書籍大部分都是與歷史有關,所以算是懶得分類的吧?
科普讀物是從何時開始看的呢?我仔細想了一下,可能是國小三年級買的那一本關於火箭開發史的《大宇宙》,這本書是以漫畫的方式來敘說火箭是如何發明出來,接著就是美蘇之間的太空競賽到登月計畫,最後以大空梭的問世和對於新一代太空載具的概念收尾。雖然說這本書已現在來看可能會覺得不怎麼樣,不過我認為這本書的確很適合國小學齡的讀者來看(不過這本當然已經絕版啦)。
之後我又陸陸續續看了有關流體力學的書籍,國中的時候也開始看《相對論》,不過我對於數字這類的東西完全沒辦法,可是關於《相對論》的原理我卻知道……很奇怪吧?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,現在對於科普讀物的關注比較少了,不過我多多少少還是有在看量子力學。
歷史類的話果然要歸功於《三國演義》,對喜歡聽故事的我而言,歷史就是一則則的故事,讀歷史對我來說是得心應手。我常常在想,到底古時候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,還有那些奔馳於戰場上的將領是如何帶兵。歷史是很遙遠的,而有趣的地方也在這裡。
正如之前提到我喜歡聽故事,也常常想些奇怪的東西,奇幻小說最符合我的胃口,但是那種寫的不怎麼樣,又抄襲其他作品的我完全不看。啥?你說網路上的YY小說看不看?那個是我的拒絕往來戶,與我精神波長不符合的一概拒絕。
至於沉悶的書籍的話,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想看吧?比方說像是《君王論》、《戰爭論》、《社約論》、《論獨立宣言》之類的,這些平常都是沒什麼想去看的。那為什麼我之前說這都跟歷史類有關呢?最能夠反映時代的便是文字,而這些被稱為經典的著作也代表著人類當時的想法,我之前曾經閱讀過《共產黨宣言》,書中的理念在配合當時勞工被壓榨的背景,很快就能明白共產主義的誕生意義。這裡我要說個題外話,那時我從市區買完書搭車回去的時候,剛好那班車是開往眷村方向的,那本《共產黨宣言》正好從我的袋子掉了出來,而有個脾氣剛烈的老伯瞪了我一眼……
可能有人會問:「那你有什麼書不看的?」在某個意義上來說我是很挑剔的,YY小說不看,關於財經方面的我不看,還有藝人跟「政客」的書我也不看。財經方面的很簡單,我一看到數字就很頭痛,也很討厭所謂的股市名嘴,為什麼?要是有這麼神準的話早就自己拿來用啦!那藝人跟「政客」的咧?藝人寫的好的是少之又少,加上題材都是我不感興趣的,像是美容之類的……「政客」(還是我應該說是該死的寄生蟲?)的書都是會影響精神跟智商方面,所以我敬謝不敏。
閱讀是件好事,不過也要謹慎的選擇所讀的書。還有,如果可能的話,有時間要多出去走走,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,要明白像我們從小生長在海島國家的人民,在思考上本來就比不上居住於大陸國家的人民。我們所能看到的東西實在太少了,要能夠獨立思考,也要接受他人的想法,凡事不必強求跟強詞奪理,就是不要跟杜正勝一個樣啦!
- Feb 05 Mon 2007 15:46
閱讀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